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黎城人文 > 黎城文化

黎城文化

黎城文化

 时间:2023-06-10 08:39      来源: 中国共产党黎城县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黎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存隋碑记载,黎城为“炎帝获嘉禾之地”,春秋战国时的黎侯国国都名“耒邑”,是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女娲补天、蚩尤争天、许由洗耳、燕王争雄、西伯戡黎、冯媛当熊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均产生于此。北齐摩崖造像、宋代文庙、元代圣源王庙、天齐庙、城隍庙、许由洗耳河、塔坡西周古墓、冯奉世墓、明长城遗址等文化古迹遍布黎城大地。上党落子、黎侯虎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城是中华黎氏的宗祖地,现建有黎氏先祖纪念广场,每年世界黎氏举办祭祀活动。“黎襄情缘”为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传为佳话。

  黎城是革命老区,是太行山最早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1937年11月八路军工作团抵黎,成立了中共黎城地方组织,随即领导发动了撤换不抗日旧县长的斗争,并于11月18日成立了共产党领导的由共产党员担任县长的抗日民主政府,在太行山第一次实现了共产党完整执政。

  抗战时期,黎城是太行山抗日中心县、实验县、完整县、模范县和解放第一县。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一二九师师部、冀太联办、抗大总校、冀南银行等众多党政军经首脑机关曾在这里长期驻扎活动。

  川军在这里打响了晋东南抗日第一仗。八路军一二九师在这里决策指挥了神头岭伏击战和响堂铺伏击战,进行了“黎城整军”,将129师锻造成为了“铁军中的铁军”。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在黎城先后策划指挥了长邯大道破击战、平汉线破袭战、白晋线破袭战、百团大战、磁武涉林战役、黄崖洞保卫战等重大战役、战斗。

  八路军军工部在这里成立,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生产单位黄崖洞兵工厂在这里驻扎,是八路军太行军工领导中心,八路军兵工生产起源地和最大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冀南银行在这里成立,是中国人民银行前身和人民币诞生地,新中国金融摇篮。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南委泉扩大会议、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太行区第一届杀敌英雄和劳动英雄大会等重大会议都在这里召开,是八路军太行抗战的重要战略区和后勤中心。

  黎城是晋东第一个开展起游击战争的县份,1937年底即成立了抗日地方武装。黎城是晋冀唯一从未建立日伪政府和维持组织的县份,是全太行山乃至全国共产党完整持续执政时间最长的县。1943年5月22日,黎城军民打退了日军对黎城发动的最后一次大“扫荡”,率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局地胜利。建于1944年8月的长宁机场是根据地除延安外唯一的飞机场。1945年8月25日著名的“长宁空运”,将中共20位将帅转运到太行前线,对加速全国解放,建立新中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黎城人民参军入伍6000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7万多人,支前参战2万余人,为国捐躯英烈2000多名,群众死伤7000余人;上党战役中,先后分12期组织民兵4400人,自卫队3027人随军参战,占当时人口的12%还多;解放战争中,8次调集民兵14000余人参加白晋、豫北、豫西、临汾、太原等战役,占总人口的17.5%,劳动力的35%。仅豫西、太原两次参战,立功人数达1271人。外调输出干部2000余名,血洒北土南疆。黎城为民族独立解放,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

  黎城现有重点红色遗址558处,涉及150个村,是全国最大的红色遗址群,被誉为“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黄崖洞兵工厂被誉为“新中国军事工业的摇篮”,小寨村冀南银行是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