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 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政协黎城县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94014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9-08-01 15:26       大    中    小      来源: 政协黎城县委员会办公室

尊敬的赵晋强委员:  
  您好!您《关于如何保护、传承、挖掘“上党落子”在黎城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上党落子发源于黎城,原名“黎城落子”。1955年被山西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定名为“上党落子”。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我县老艺人李仙宝同志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落子代表性传承人。一是数据库方面。整理了上党落子旧录音50小时,10个折子戏的传统旧录像;特别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黎城有影响的王淼荣、李小田、靳金娥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珍贵录音资料。同时,抢救性录制了三个整本戏,18个折子戏,共30多个小时影像资料。二是传承和保护方面。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上党落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每年挤出3万或5万不等的资金用于剧团的新编剧目,并出台了《关于加强黎城落子艺术保护发展的实施意见》黎办发〔2016〕75号文件,以政府主导加以传承和保护;复排了《卖苗郎》、《白沟河》、《芙蓉恨》、《赵二舍登基》、《十五贯》五个传统剧目;新编了《太行连翘》、《上党冯太后》两个剧目;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性演出三年共计完成462场,服务群众466000人次;开展戏曲进校园演出走进8所中学,服务15000人次;开展上党落子知识进课堂走进6所小学,服务2000人次;开展抢救性录音录像工程,历时两个月时间,共有一百三十多人参加,年龄结构上到80岁下到25岁,录制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与北坊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成立非遗校园传习基地,目前培养男学员22人,女学员19人,每周五下午三个课时。下一步我们将在培养演员的同时,逐步训练乐队,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演出体系。通过以上活动,改变了剧团“年年老三本,台台大路戏”的尴尬局面,提高传统剧目的利用率,确保传统经典剧目得到传承;通过公益性演出,落实了党的惠民政策,提高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的能力,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并融入现代社会,扩大上党落子的受众群众,提高上党落子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提高了剧团的整体收入,增强了从业人员的文化自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年轻受众群众,树立传统文化形象,让更多的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本土文化;通过宣传传统文化,带动群众投身到传统戏曲文化的队伍中,抵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从而净化文化生态,让群众开展正常的娱乐活动。三是宣传展示方面。收集上党地区129位著名老艺人生平和从业经历,出版了《上党落子名人传》,收集、整理160多传统剧目,出版了《上党落子传统剧目集成》(上中下)三册;整理出版了《上党落子音乐》(上下册);新编剧目《上党冯太后》、《太行连翘》参加了长治市新剧目汇演;利用文化遗产日,举办了两届戏曲专场晚会。主办了上党落子创始人——李锁住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老艺人召开了两届上党落子研讨会。

  部门负责人:张建斌

 

 

黎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