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依法行政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5-03548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5-02-08
发文机关黎侯镇人民政府 主题词
标题黎侯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5-02-08

黎侯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2024年,黎侯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黎城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不断夯实法治根基、补足法治短板、激发法治内生动力,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聚焦旗帜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1.始终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我镇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过程,不断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聚焦“关键少数”,年内镇党委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强化思想淬炼。

2.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列入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述职报告,将法治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全镇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3.健全完善依法决策工作机制。在每周坐班律师外,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学专业人才“智库”作用,积极参与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及重大法律事务的处理中,为党内文件制定、合同签订、合同解除大额支出等事项提供法律专业意见,年内镇法律问、法律从业者共提供法律咨询200余次,参与化解行政纠纷82次,依法决策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聚焦依法行政,持续增强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1.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从信息编辑到网上发布,坚持层层审核把关,确保信息发布质量,做到依法依规严格审核政务公开内容。年内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重大项目审批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等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共136条。

2.扎实推进行政执法。我镇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行动为抓手,对承接省级赋权的55项行政执法事项进行梳理,经与县直部门对接后,将专业性强、使用率低、不符合我镇执法实际的29项行政执法事项暂缓下放。今年我镇共计开展行政执法118次,其中行政处罚1次,行政强制1次,行政检查116次。

(三)聚焦法治为民,推动形成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

1.开拓创新平安建设新模式。我镇以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为工作导向,健全完善“1234”工作机制,即“一个中心”抓规范、“双网融合”聚合力、“三访结合”解民忧、“四支队伍”筑根基,狠抓平安建设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目标,2024年,累计接访45起,处理矛盾纠纷70起。

2.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平台,由调解员和律师坐班“问诊”,为群众解答疑难法律问题,通过“调解员+律师”免费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10余次,进行司法调解31起。全年开展大型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民法典读本950余本,禁毒手册1400余本,涉及10000人次。

3.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联合辖区派出所、各村(社区)强化主要交通路段、人口密集场所巡逻防控,全力以赴做好特别防护期安保维稳工作,把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摸准、摸实、摸全,扎实推进社会治安工作开展,今年以来辖区社会治安平稳有序。

二、存在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镇村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镇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相对较多,法治实践中逐渐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矛盾纠纷逐渐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对政府行政处理、信息公开等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干部职工的法律思维能力未能与之相适应。二是宣传工作浮于表面。在法治宣传和社会氛围营造上不够深入部分法治宣传工作结合群众实际需求不多,实际效果不明显。三是统筹联动有待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量仍需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等机制的衔接与整合,亟需加强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在法治思维能力上再深入。一是紧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懂法尊法,积极开展专题学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讲话,以及土地管理法、行政强制法等与基层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论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不断提升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对镇村党员干部的法治培训,发挥好各类普法阵地及法律顾问作用,加大对综合行政执法规划建设、环保监察等矛盾纠纷高发领域的普法力度和培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各村持续完善村规民约,营造全民知法懂法的良好氛围。三是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微信等平台,拓宽法治宣传渠道,使法治教育覆盖更多人群,真正实现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四是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实践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法治、学习法治,提高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推动思想学习宣传工作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做到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在化解纠纷力度上再突破。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镇司法所、法律顾问、一村一律师、基层党建品牌等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机制,充分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通过扩大正面效应的宣传,提升政策的透明度,主动作为,对已出现的矛盾点要重点关注、积极化解。同时,更要注重事前预防,认真细致排查相关隐患、风险,主动消解群众疑虑,平衡利益诉求,避免矛盾纠纷陷入恶性循环状态。

(三)在普法宣传力度上再强化。扎实“线上指导十线下指导”两个抓手,将普法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打造“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的大普法宣传格局,不断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效性,助力我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