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开发中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12月7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推进电视电话会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1、加强信息比对,提高重合率。各地各部门之间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对象、标准、管理的相衔接,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扎实推进“两项制度衔接”。 

  2、执行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各地各部门要在做好信息比对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信息、摸清情况,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贫困残疾人、重病患者、未成年人及其他因临时困难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作为重点,及时纳入农村低保或社会救助范围。 

  3、制度加快落实,确保特困人员关爱到位。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全面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的相关文件要求,要着眼兜底保障任务的落实,结合易地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等工作,进一步加大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建设力度,切实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特别是要积极协调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或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快推进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费的认定工作。对失能、半失能的特困供养人员,要优先纳入集中供养范围,从根本上解决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的难题。 

  4、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其欢度元旦和春节。城市低保在每月10日前,农村低保在每季度首月10日前将救助金拨付到个人账户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实际保障人数和所需资金,及时拨付到位,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目前,已临近年底,各县市区民政、财政部门要在落实提标和分类施保政策的前提下,务必于12月25日前,将第一季度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确保困难群众按时足额领取低保金。 

  5、加强组织协调,积极做好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相关工作。各县市区要严格落实《山西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帮扶方案》(晋民发〔2017〕44号)和《长治市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实施方案》(长民发〔2017〕142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民政、财政、人社、扶贫等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保障每年12月15日之前,扶贫办将正确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花名表报送同级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民政部门应将所需资助资金形成报告,于每年12月20日前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依据民政部门报送的资金报告,及时将参保资金拨付至基本医疗保险账户。 

  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工作,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视察讲话精神和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服务宗旨,把“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扛在肩上,充分履行职责,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补短板、织密网、兜底线,实现精准识别、精准救助。要以实际行动努力助推贫困户脱贫,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长治市民政局           长治市财政局 

                                                                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长治市扶贫开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