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公报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09-07520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09-10-23
发文机关县人民政府 主题词
标题黎城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09-10-23

黎城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黎城县统计局
(2008年4月20日)

    2007年,黎城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发展思路,着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县经济运行整体状况良好,呈现出结构逐步优化,生产平稳增长,质量稳步提高的良性格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18510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92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75万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61333万元,增长13.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2.2:54.7:33.1调整为10.1:56.8:33.1。二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达到了71.3%,拉动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1497元(折合1575美元),增长9.1%。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7.4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4.09   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85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 0.12万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  %,比上年下降 0.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153万元,增长4.6%。全县财政总支出2966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7845万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科技、教育、农业支出比上年分别增长511.1%、80.3%、29.4%。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118公顷,比上年增长0.21%;油料种植面积504公顷,减少43.94%;蔬菜种植面积1903公顷,增长2.37%。
    全年粮食产量63864吨,同比下降22.19%;其中夏粮19285吨,下降30.17%;秋粮44579吨,下降18.15%。油料产量872吨,减产42.71%;蔬菜产量16778吨,减产18.86 %。
全年肉类总产量2669吨,下降3.01%,其中猪肉1778吨,增长8.48%;禽蛋产量1387吨,增长12.86%,奶产量490吨,增长2.51%。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250万元,增长16.10%。其中,农业总产值18585万元,增长21.19%;林业总产值10747万元,增长14.22%;牧业总产值4769万元,渔业总产值59万元,分别与上年同期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112.5万元,增长8.4%;产品销售率96.5%。
    表1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千元

指    标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企业

85112.5

8.4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776712

9.37

其中:集体企业

20775

21.7

股份制企业

829285

9.34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064

其中:轻工业

1064

重工业

850060

9.62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86337

10.7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90374

1.0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69179

33.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120

33.8

    表2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精矿粉

398796

3.9

钢材

285030

43.2

生铁

320438

-8.3

铁合金

22369

-1.4

电石

37408

-21.8

水泥

71552

27.5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5.27%,比上年提高14.1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116.7万元,比上年增长51.0%;实现利税25363.9万元,增长53.4%,其中实现利润15402.6万元,增长79.3%。亏损企业亏损额881.7万元,比上年减少35.2%。

    表3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

利润总额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15402.6

79.3

其中:集体企业

302.3

100

有限责任公司

-114.3

-83.3

私营企业

15133.6

88

外资企业

84.5

57.1

股份有限公司

-3.5

-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87万元,比上年增长70.9%。其中竣工产值487万元,实现利润24万元。全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810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366万元 。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942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城镇投资59670万元,增长77.3%;房地产开发投资4898万元,比上年增长62.7%。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54635平方米,销售面积5403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3%;商品房销售额6258万元,比上年增长34.1%。农村私人建房投资2094万元,比上年减少8%;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280万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13440万元,增长16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750万元,比上年减少7.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8050万元,比上年增长49.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768万元,比上年增长4倍。
    全县全年施工项目个数333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329个,建成投产项目322个,新增固定资产43792万元。
    表4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绝对数

热轧钢材

建筑面积
棒材
钢材

万吨/年
平方米
万吨/年
万吨/年

70

2748

70

70


    五、能  源
    全县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973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28712.08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13.7%;万元增加值能耗为4.3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2%。

    六、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县消费品零售额24057.7万元,增长15.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4693.5万元,增长9.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4683.2万元,增长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096万元,增长46.2%;其他行业零售额963万元,增长3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客运量107万人,比上年下降0.9%,客运周转量5830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0%;公路货运量290万吨,比上年增长13.3%,货物周转量3177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6%。
    年末全县民用车拥有量达到16221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734辆),比上年末增长4.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009辆,增长16.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02.9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66.9万元,比上年增长16.6%;电信业务总量1235.9万元,下降2.4%。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5084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9520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3470户,增长14.9%。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755户,乡村电话用户14715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1589户,新增用户8089户。全县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4 部,年末全县250个行政村已全部通电话。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8.66万人次,增长9.25%;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103.94万元,增长14.25%,其中门票收入462.12万元,增长13.5%。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4453万元,比年初增长22.08%,其中企业存款11503万元,较年初增长11.2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9564万元,增长14.45%;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0302万元,增长8.62%,其中短期贷款59359万元,增长1.77%,中长期贷款11064万元,下降12.93%。全县现金累计收入406107万元,较同期增收20803万元,现金累计支出410741万元,较同期多支出26730万元,收支相抵全年净投放现金4635万元,较同期增加投放现金5927 万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047.8万元,比上年增长19.3 %,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871.2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176.6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942.9万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60.4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882.5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高中招生979人,在校学生2531人,毕业学生770人。全县普通初中学校12所,全年招生2555人,在校学生8530人,毕业学生2758人。普通小学学校171所,全年招生2742人,在校学生15575人,毕业学生2619人。职业中学在校生86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611人。
    全年全县申报各类各项科技计划共16项。受理各项专利申请6项,比上年增加4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项。全年全县农业技术集团承包奖2项,其中有1项技术获得省科技厅奖。全年技术交易金额520万元。
    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300台件。全年共抽检产(商)品110批次。为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新颁发、换发代码证书350家,年鉴610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9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年举办展览2次,广场文化21次,大型节日文艺宣传活动9次。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8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5%。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处(不含诊所),床位408张。其中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不含诊所)51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7人,注册护士102人,药剂人员54人。乡镇卫生院16个,床位193张,卫生技术人员185人。年末全县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4%。
    全县运动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1个,举办各种运动会15次,参加人员0.675万人次。年末全县等级裁判员6名。

    十一、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及安全生产
   
黎侯大道拓宽改造总长度3.06公里;县城桥北路、桥南路、鼓楼街三条主要街道铺装改造总长度2300米 ;完成长307米、红线宽20米的商业步行街工程。全县县城建成区覆盖率达到36.9%,绿地率达到3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2.06平方米。年末全县共有营运公交汽车15辆,出租汽车69辆。
    环保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4.7万吨,达标率10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736.5吨;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860吨;大气综合污染指数2.18%。
    全县取用水总量为4905.32万立方米,减少了301.81万立方米。其中:工业取用水量为461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了164.44万立方米;农业用水409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了454万立方米;城镇生活12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了5.2万立方米;乡村人畜饮水229.3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了7.05万立方米。
    全县全年共开工建设饮水安全工程76处,解决41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15696人和712头大畜的饮水安全。新解决农村饮水1.596万人;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完成新增节水面积0.35万亩;完成三护坝建设2公里,支渠维修防渗5公里。
    安全生产事故减少。全年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事故   起,造成4人死亡,比上年下降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65起,造成18人死亡,比上年下降    %,全年发生火灾事故      起,造成   人死亡,比上年下降     %。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61430人,比上年增加872人,出生率10.61‰,下降0.2个千分点;死亡率5.19‰,下降0.7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2‰,比上年提高0.56个千分点。城镇人口比重达到28.93%,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性别比(女=100)为105.69 %。
    表5     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县总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161430

46702

114728

82946

78484

28.93

71.07

51.4

48.6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62元,比上年增长1.9%。全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743元,较上年增加748元,增长5.8%。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391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9426人,比上年增加38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619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10661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13114人。
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9所;床位276张,收养各类人员224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5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280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GDP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全县总人口为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评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