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计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11213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3-02-20
发文机关黎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主题词
标题黎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3-02-20

黎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今年以来,黎城县行政审批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落实“三无三可”营商环境要求,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强化“五个环境”建设和“五有套餐”落地,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截至现在,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4300项,各类便民服务事项21000项。

一、基本情况

(一)今年获得(或有望获得)的市级以上荣誉。

2022年有望获得全市营商环境考核优秀等次。

(二)今年召开的市级以上现场会或工作推进会。无。

二、工作情况

(一)年度工作总结。

1.2022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在全市排名情况:

①政策措施落实及成效(25分)。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在去年落实营商环境工作、工程领域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新出台《关于下达2022年市场主体倍增工作计划的通知》、《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工作方案》、《关于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建设清廉黎城审批机关的方案》、《“五有套餐”配套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中行政审批事项划转的通知》《乡镇权责清单(2022年版)》、《“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2022年版)》等一系列配套制度。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全县营商环境稳步提升。

②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调查(25分)。一是提高政务服务“好差评”。“便民服务”好评率100%;“行政审批”好评率94%;截止现在,评价汇聚总量为27334,排名第4。二是“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共接单3245件,已经办结3160件,办结率为97.3%,满意率80.8%,知识库270,排名第8。三是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满意度。开展信贷扶持、升腾烟火气、就业赋能、优化政务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但12345热线满意度较低,影响排名。

③市场主体倍增工程(30分)。截止2022年11月底,我县市场主体净增2517户,存续市场主体9563户,较2021年底增长35.14%,排名第2;每千人拥有企业数18.72%,排名第3;新增企业占比25.57%,排名第4;涉税市场主体占比60.74%,排名第2。但目前全县个转企数量为0,需强化各项举措完成个转企工作。

④重点工作推进实施(20分)。一是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通过开展“一站式”平台、“一条龙”服务,提高服务满意度。办件汇聚量11747件,网办率99.89%;成立镇村两级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站),与9家银行30个网点签订政银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截止11月底全代办875个,一件事一次办774件,该项指标排名第4。二是加大政府在线监管能力建设。监管事项清单认领率、检查实施清单完成率、监管责任落实率100%;数据覆盖度(目录清单56.06%、检查实施清单67.11%);系统访问21.61%;风险预警反馈率100%;风险预警反馈及时性100%。县区排名第1。

2.承担的重点项目完成或交账情况。

3.承担的全县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4.亮点工作。

①打造“全代办”、“办不成事”、“电话回访”窗口。一是建立健全“全代办”服务团队。已组建完成了涉企服务项目专家和项目专员团队、银行系统专办员。负责从产业政策、项目选址、发展规划等方面咨询。开展主动帮办、无偿帮代、全程代办,全力助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二是建立健全“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项目方案,为每个项目制定一套专属审批方案和一套项目审批清单。三是打造三个窗口。在一楼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全代办”窗口、“电话回访”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开辟新的绿色通道,提供法规政策、办事流程咨询引导,一次性告知。

②全面推行“15581工程”:“1”是明确1个目标,“5”是打造五个载体,“5”是发挥5个作用,“8”是建立8项制度,“1”是打造1个品牌。以清廉审批为起点,消痛点祛堵点克难点,全力打造样板工程,深入加强“清廉队伍”、“清廉审批”、“清廉服务”、“清廉大厅”、“清廉家庭”建设,最终推动实现“清廉黎城”建设总目标,被县纪委确定为试点

③按照加强领导、权责法定、机构精简、治理高效的目标要求,稳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形成上下联动、县镇配合、协同监管、综合监管的监管体系,使监管行为更加科学,有序,精准,合法,市局将黎城县作为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试点县,已报省局同意

5.要事记。

6.其他。无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部分考核指标的问题。一是群众满意度低。12345服务热线主要集中在疫情管控、二次转运、供热问题,且因疫情原因,各单位工单办理绩效低,12345热线办理群众满意度低。另外,企业群众满意度调查是以省统计局后台抓取,由网络或电话调查为主,需各部门对所涉企业开展入企走访,提升满意度;由于近期疫情影响,各市场主体运营受到一定影响、下乡入企提升满意度工作开展缓慢;二是考核方式变化。营商环境十项考核指标,其中三项由审批局负责,其余七项由各相关单位负责,所有指标由各牵头单位的市级主管部门打分,需各单位提前对接,查漏补缺。由于疫情及小县改革因素,目前其余指标对接情况不了解;三是日常考核资料准备。根据去年的考核情况看,年底前将全年所有营商环境“五有套餐”资料、营商环境精准提交到市级相关考核单位,需相关单位及早准备。

充分利用12345热线工单办理,及时处理群众诉求,提高群众满意率;要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大力宣传黎城县市场主体要素保障10条,入企走访发放宣传页,提高群众满意度。要尽快查漏补缺。针对12345电话热线满意度、企业群众满意度、7*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建设,加紧补课;营商环境十项指标向上对接、创新提升及五有套餐等资料准备等,需各相关单位尽快补漏,与市级主管部门沟通,及时了解考核变化,明确考核要求,确保指标考核不掉队。

(二)审批办理中存在不少短板。并联审批应用不力、项目前期策划生成为零、区域评估还未开展。市政报装仍有短板。目前虽将水、暖、电、气、通讯等市政报装纳入政务服务大厅专区,但由于个别部门认识度不够,仍在线下审批,进入工改系统审批的相关工作正在加紧补课。

(三)市场主体倍增仍存在问题。保障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就是保民生、保增长,就是稳就业、稳预期,虽然在今年工作中,我县率先超额完成了市下目标任务,但仍存在新增市场主体小而散、抗风险能力弱、一产占比过高、个转企意愿不高、新增市场主体中企业占比不高等问题。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提升在线政务服务能力,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推动各类系统与“三晋通”APP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一条热线管便民”改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继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全网通办”、“不见面审批”、“一业一证”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是持续推动工程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精简审批环节、统一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市政公用服务办理环节,统一信息数据平台,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纳入工程审批流程,纳入工改系统全流程管理;理顺市县承接新的审批许可职权,做到工程审批全流程划转;合理划分审批阶段、分类别制定审批流程、全面推行联合验收和告知承诺容缺制,持续推动工程审批制度改革。

三是持续推动主体倍增工程。将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持续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在放宽市场准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平台集聚、优化服务保障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加快贯彻落实真金白银的好政策,把蕴藏在社会中的创新创业潜力激发出来,让更多市场主体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特别是注重新注册市场主体中企业公司的培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