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9-35845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19-12-17 |
发文机关:黎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 主题词:工作计划 |
标题:黎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区政府工作部门 | 发布日期:2019-12-17 |
今年以来,黎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营造我县全优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及时、宽松、便捷的服务环境。截至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事项12294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受理591项,办结588项,办结率为99.5%;便民服务事项受理11703项,办结11703项,办结率为100%;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88.7%。
一、主要工作
1、持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
按照“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要求,推进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保障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我局积极科学谋划,制定出《黎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两集中、两到位”实施方案》,并以县政府名义召开动员会和安排会,多次进行督查,持续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全县29个行政审批部门,有16个单位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配备41名窗口工作人员。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政务中心外另设置了五个分中心,分别为:市场监管分中心、人社分中心、交通分中心、公安分中心、交警分中心。
2、“互联网十监管”系统,“两清单”认领录入情况。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根据有关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三定”方案规定、规范性文件以及全省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要求,我局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梳理汇总全县所有承担行政职能机关职责范围内的监管事项,认领监管事项899项,检查实施清单发布1154项,“两清单” 完成率达到100%,为下一步开展的“互联网+监管”系统有效实施提供了详实、科学的基础数据。
3、政务服务事项“四级四同”管理工作。
“四级四同”管理工作是实现“一网通办”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我们接到市局《关于加快推进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四级四同”有关工作的通知》后,立即召集全县各职能部门召开了专项安排会,将具体任务落实到科室人头,责任到人。并按照全县各部门新的“三定”方案规定,全面对照国家最新事项标准规范,依照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重新梳理调整所有行政部门权责清单。同时,根据全县改革后各职能部门正在磨合期,个别事项从未办理过,不愿对接的实际情况,多次召开了协调推进会,跟踪督查。目前,已同步同办对接事项567项,此项工作已圆满完成。
4、营商环境创建工作。
今年是我省营商环境创建年,为切实做好我县营商环境工作,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我局紧扣省市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早安排,早部署,起草了《黎城县关于落实<长治市创优营商环境80条>的实施意见》上交县委、县政府,对照考核指标认真分解落实,先后多次以县政府名义召开营商环境动员会和安排会,特别是对《长治市创优营商环境80条》政务服务环境任务清单22个指标,分解到了15个牵头部门和单位,并跟踪督促落实。我局按照省、市文件要求,针对83家企业印发了400余份调查问卷,实地调查了居民和企业对我县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创新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满意度以及满意或不满意原因,全面了解了企业的实地感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并同时收集梳理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建议。通过多项措施在全县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使我县营商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5、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工作。
对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部分通用设备及办公家具类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入围供应商实行协议供货;对县级预算单位小额零星工程项目、文印、印刷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入围供应商实行定点采购管理;对黎城县行政事业单位2019-2020年度公务车辆定点维修和保养服务、公务车辆定点加油服务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入围供应商进行定点采购管理。截止2019年9月底,完成协议供货采购176.87万元,完成定点采购 463.56万元。
6、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工作。
积极争取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软硬件设施设备,实现政府采购全程电子化。对7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了竞争性谈判采购;对1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了竞争性磋商采购;对2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了单一来源采购。截至目前,完成采购预算5186833.72元,实际采购4980700元。
7、精心组织,积极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全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活动要求,我们及时召开了动员会,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制定了《黎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认真查摆问题,整改落实,确保活动有序扎实开展,努力营造过硬党员队伍、过硬基层组织、过硬工作风气,积极打造公开、公正、高效、便捷的全优营商环境。
8、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成果。
我局帮扶的是黄崖洞镇漆树村,政务服务中心帮扶的是黄崖洞镇北陌村,政府采购中心帮扶的是西井镇牛乱村。为了巩固脱贫成果,一是务工创业自救巩固脱贫,鼓励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近务工或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结合贫困户自身实际情况及个人意愿,介绍张建忠、张雪妹、张水旺在邻村打零工,王俊妹在北京务工;二是政府资助兜底巩固脱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老弱病残和缺劳动力的贫困户,均纳入低保,通过政府资助兜底巩固脱贫;三是“一户一策”帮扶巩固脱贫,广泛宣传教育、医疗、金融、护工培训等扶贫优惠政策,并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宣传,为张建忠、王俊妹子女积极申请“雨露计划”;四是开展“送温暖”巩固脱贫,在传统节日及国家扶贫日,为贫困户送一些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还为贫困户购置了沙发、橱柜等家具。在帮扶工作队的努力下, 2019年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贫困家庭收入稳步提升。
9、以市局“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作风建设。
我局紧紧围绕市局党组《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工作方案》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主要措施、方法步骤及组织保障,多次召开推进会安排部署,特别是对照“四个聚焦”的具体表现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学习交流,通过查找突出问题、深化改革举措、纠治“四风”问题、开展“双五”工程、完善制度建设及改进工作办法等九项举措,切实解决政务服务工作中各类作风问题,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10、多措并举助力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我局多次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推进会,不断完善创建措施,细化创建文明县城各项工作,利用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政府网站、简报等强化宣传教育。同时,要求窗口工作人员要规范服务用语,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树立文明礼貌型形象,增强审批局文明创建活动的辐射力。规范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升审批效能等举措助力文明县城创建。设立意见箱和联系电话,广泛征求群众或服务对象的意见,以实际行动助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
二、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1、“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虽然基本到位,但个别驻厅审批单位仍存在“体外循环”的问题。
2、“标准化”硬件和软件欠缺。按照我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的要求,各县(区)必须建设与省市级配套适应的“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中心和便民服务场所。大厅内具备“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审批服务大厅、便民服务大厅和工作人员办公区。我县受现有政务大厅硬件条件限制,未达到“只进一扇门”、“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一网通办”的服务要求。
三、下一年工作计划
1、对标一流,加快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根据上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要求,参照晋城市和阳城县改革模式,结合我县实际,分批次划转许可事项。首批努力全部划转市场准入准营和建设项目投资领域事项,部分划转其他领域事项。在划出审批事项同时,厘清权责关系,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办法,确保审批和监管无缝衔接。
2、加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为满足省市“标准化”建设要求,初步拟定计划将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到靳家街村口,租赁一座新建大楼办公,建设与省市级配套适应的“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审批服务智慧大厅、便民服务智慧大厅和工作人员办公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3、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聚焦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构建形式直观的流程图,实现网上可查、电话可询,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消除“其他材料”“有关材料”等属于兜底性质的模糊条款,逐一加以明确。
4、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审批人员管理,强化培训,提高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打造一支依法、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队伍。同时,注重引导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行政审批相关政策及先进地区经验,以促进工作人员知识更新,营造学先进、当先锋、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审批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
2019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