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计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53337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4-12-25
发文机关黎城县审计局 主题词
标题黎城县审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4-12-25

黎城县审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全方位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我局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推动防范化解风险、保障民生等重点任务,计划实施审计项目11个,实际完成11个,完成率达100%配合完成中小学生膳食补助资金、医保领域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专项审计3个。审计发现问题122,移送纪委及有关部门线索46条。

(一)深化财政审计,守好“钱袋子”

聚焦本级预算执行,研究分析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与执行细节,完成了县财政局2023年度组织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审计,并延伸审计了县委办公室、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县直属机关事务服务中心3个部门预算审计和襄垣县乡村e镇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省级基本建设资金2个专项审计。提交审计报告6份,向主管部门移送案件线索3起,提出审计建议21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2404.93万元。督促整改预算编制不科学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情况,推动财政资金高效配置,强化预算刚性约束。

(二)夯实经济责任审计,把好“权力关”

按照年初审计项目计划,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今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学习借鉴好的工作经验和思路,引用清单式审计方法,对照被审计单位的权力和责任制定清单明确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精准核查履职情况查处重大政策落实不到位、重大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出具客观公正审计报告,为干部考核、任免提供参考,促进领导干部依法依规用权。

(三)强化民生审计,兜牢“保障网”

围绕民生热点,开展乡村e镇、基础建设资金专项资金审计配合完成中小学生膳食补助资金、医保领域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专项审计。实地勘查乡村e镇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中小学生膳食补助等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确保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资金专款专用,助力改善社会保障各项条件,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落实巡察整改,力求“高质效”。

20244月至7月,县委第二巡察组对局党组进行了常规巡察,巡察组围绕四个聚焦和选人用人、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反馈问题22个。截至目前,巡察反馈的问题已完成整改。并在今后工作中,将巡察反馈问题作为规范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按照制度执行。真正使整改成为促进审计工作优化完善,促进干部作风建设,推动县域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五)紧抓廉政建设,严守“高压线”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承诺书21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警示片2部、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参观廉政教育基地2持续整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审计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紧盯审计关键节点,强化现场监督,全年未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维护审计队伍清正廉洁形象。

、审计工作亮点与主要举措

(一)选派业务骨干以审代训坚持轮训制,以审计项目实践锻炼业务素质。每个审计干部都必须外出参与审计项目,主动联系省厅、市局以及纪检、巡察等部门,参与专项资金审计和交叉检查项目。每个审计项目选派人员采取业务骨干搭配年轻审计干部,以老带新的方式,传授审计工作思路与方法,使年轻审计干部通过参加审计项目以审代训积累审计经验,切实提高审计业务胜任能力今年共外派审计人员51人次。

(二)严把审计质量督促审计整改。审计发现问题是整改的前提,问题的质量是打通审计监督最后一公里的基础。要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必须提升审计质量,做到审计发现问题精准、审计定性恰当、审计意见与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1.细化完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闭环管理机制,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时间表与路线图定期向被审计单位回访,整改完成率达89.32%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完善制度等整改成果显著。

2.专门设立内审审理股,并积极选派业务骨干李琴到市局审理科跟班学习一个月时间。在今后实施的审计项目,必须由审理股人员认真详细审理,核对内容及法规签字确认后,才能出具正式稿,夯实审计整改基础。在保证审计问题定性准确的情况下,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负责人,请示县委审计委员会领导批准,对其进行约谈,确保审计质量高,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三)持续组织开展审计大讲堂今年以来,我局采取领导带头讲、业务骨干全员讲,以审计大讲堂方式分享审计工作经验,每名审计人员都要结合自身工作岗位,精心准备,认真讲解,并实行课堂互动,通过讲中学、学中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自主学习方法,锻炼审计人员写作能力和交流讲话等综合能力素质。截至目前,共开展讲课35次,通过开展审计大讲堂不仅能够培养审计人员及时对个人日常工作进行总结提炼,同时从交流分享中提升全体审计干部共同进步。尤其是让多次参与省厅、市局审计项目,参与县级巡审联动和市纪委办案的老同志、业务骨干谈体会、经验和做法,对巡视巡察及办理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达到了大家讲、大家听、大家学的良好效果。通过此项活动,开阔了审计干部的视野,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升。

)多元培训助力提升专业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专业知识培训。一是走出去,近期在审计工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紧缩其他方面开支,组织审计业务骨干围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审计专业知识学习,先后赴四川大学、厦门会计师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院校培训7人次;二是请进来,采取多样化学习形式。审计人员不仅要能审会审,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为此特邀请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牛素伟同志,围绕公文写作讲心得谈体会,加深审计人员对公文撰写要求的理解和思路。打铁还需自身硬,审计人员不仅要发现廉政问题移送有关部门,自身也需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廉洁从审。为使审计人员深刻认识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重要意义等内容,邀请县纪委纪检监察一室主任李杰同志,以有关违纪案例为切入点,开展专题学习,用鲜活的案例警每一名审计干部为使审计人员能够简明扼要快速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内容,邀请司法局张茹娇同志以二娃的传奇人生为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的继承权具体法律问题等法律依据和解决方法。通过邀请专业领域业务骨干进行授课或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专题研讨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丰富学习形式,分享经验和见解,加强政治理论武装,确实提升审计队伍建设。

(五)探索研究型审计提升工作质效。把审计项目当成课题进行调查、分析和求证审计项目实施前,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充分收集审计对象的财务管理、重大项目等情况,制定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及时组织审计人员研讨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的审计工作经验和思路,各抒己见共同研究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和适用法律法规。审计项目现场结束后,讨论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符合实际且可操作性强的整改意见。全面系统地解决问题,并通过研究讨论过程,分享好的工作思路,促进提升审计工作质效。

存在的问题

一是审计任务与人力资源不匹配,目前仍空编8名,复杂审计项目人手紧张矛盾依然存在,影响审计深度;二是大数据审计面临数据壁垒,跨部门数据共享难,部分数据质量不高制约分析效果;三是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尚不完善,个别部门对审计整改重视不够,协同问责力度需加强。

2025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财政预算审计。围绕县财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审计,延伸重点部门、重大资金使用。计划实施县本级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项目4个,重点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开展民生资金审计。积极开展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审计,根据县委审计委员会以及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开展民生领域专项审计项目。

(三)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聚焦领导干部权利规范运行、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拟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及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4个。

(四)推进审计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完成率89.32%2025年将上一年度已到整改时限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督促相关单位,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提高审计整改质效。

(五)持续强化队伍建设。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2025年,持续开展审计大讲堂,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参与审前培训,通过参加省、市审计项目以审代训,分享审计工作经验,使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一年,我局将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整合内部力量打破数据壁垒,加强大数据审计运用,提升审计效率持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与深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