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14727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4-03-14 |
发文机关:黎城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主题词: |
标题: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4-03-14 |
黎城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有序推动法治工作,较好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任务。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制度落实
局党组高度重视,将法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贯彻省、市、县关于依法治县工作安排情况。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工作当作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来推动落实,以党组书记、局长张少芳为第一责任人,健全执法岗位责任及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分解行政执法职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二)规范权力运行,全面依法行政
1.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完善决策机制。选聘1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不断拓展法律顾问参与社会保障、劳动争议等事务的途径和方式,引导法律顾问全程参与行政事务处理。同时,签订聘用合同对法律顾问的聘用条件、工作职责、因履职需要而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及解聘情形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有效督促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公正、廉洁、高效履职,确保法律服务质量。
2.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检查、重大行政决策管理、“两法衔接”等机制,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执法。加强执法人员管理,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进一步规范文书格式;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城乡社会治理、边界纠纷化解、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整治非法用工和农民工工资清欠等专项行动,较好地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举办裁审衔接联席研讨会,积极探索“疑难案件互商、裁审开庭互听、裁判文书互享”工作机制,提高仲裁的社会公信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执法行为法治审核,定期对全局执法情况进行督查,并纳入依法行政考核,推进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化、标准化。
3.全面加强政务公开。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征求意见和咨询论证制度,对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信息及时公开,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梳理行政服务事项和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规范民政、人社业务办事指南、办事流程,明确法律依据,并予以公示;严格落实信用公示、信用查询等工作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深入发展。
(三)突出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
聚焦支付保障制度落实,根除治欠保支风险隐患。为稳步推进运用法律武器推动制度刚性落实工作,切实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隐患早处理。我县以建筑、交通、水利、电力等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多部门形成合力,全面检查在建工程项目实名制、人工费用及时足额拨付、维权信息公示等各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为农民工按时获得足额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加强主体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清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盯12345服务热线、网上欠薪平台、电话、当面投诉等各投诉渠道,接到投诉线索后及时安排执法人员做好欠薪案件查处工作,对保障农民工权益不到位的用工企业采取必要措施要求及时清欠,对个别恶意欠薪、拒不支付农民工劳动报酬的用工企业,我县多部门形成合力,依法严厉打击违法主体,努力营造用工企业“不敢欠”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共有效处理90余件欠薪案件,其中事实清楚证据明确案件44件,共为228名农民工要回工资272.95万元,有效防范化解了欠薪风险,确保不发生因欠薪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负面舆情事件。
(四)加强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意识
一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根据行业特点和履职要求,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着力提升法治思维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二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经常性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宣传普及民政、人社法治常识。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场普法、招聘会等时机,组织人员提供现场咨询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依法行政工作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执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经过不断努力,劳动监察执法力量虽得到一定的加强,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用人单位认识程度和劳动者维权意识差、劳动监察执法力量不足、投入力度不够、部门配合工作力度不够等客观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培训和学习力度有待加强。随着民政和人社领域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以及保障民生工作力度不断地提高,民政人社系统的法规政策不断完善,仅靠现有的学习培训方式及投入力度,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发展,督促用人单位守法经营、依法用工;完善案前调解机制,对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开辟绿色维权通道,坚持“快立、快审、快结”,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维护劳动者的核心权益;推行裁决书网上公布,严格执行法定期限内结案,坚持“重调慎裁”,提高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效能;二是提高劳动监察执法水平。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对建筑业、餐饮业等使用农民工较集中的企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通过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专项检查和综合执法检查等活动,对违规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法规意识,创新劳动执法形式,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用日常监督监察约束用工人员行为,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024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