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52768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4-12-23 |
发文机关:黎城县卫生健康局 | 主题词:总结计划 |
标题:黎城县卫生健康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 | 发布日期:2024-12-23 |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党建引领,推动卫健行业正风肃纪。一是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篇目,2024年共集中学习11次,交流研讨4次,读书班研讨交流4次,开展警示教育4次,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3次。二是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全面落实听民意办实事项目,简化慢特病购药流程,在县医院门诊二楼设立慢性特殊疾病患者“一站式”服务中心,使患者购药时间从原先平均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有效减轻了慢性病患者的购药负担。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院共互认项目852项次,受益631人次,累计节省金额128323.75元。三是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按照省、市、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时间节点,把握关键环节,积极履职尽责,切实做好了殡葬领域腐败问题自查整改工作。目前,自查整改问题4个。四是医药领域腐败集中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各医疗机构礼金上交专户57人,共计30967.5元;接到市、县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班移交线索3件。修订完善制度21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个,自查整改问题21个,有效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安全与合理使用。
精准发力,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是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依托京长合作契机,持续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全面落实分级诊疗,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县域内住院量占比稳步提升。二是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投资27.36万元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组织2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了中医药特色技术培训。县医院神经内科被确定为全市26个中西医协同示范科室建设项目之一,13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中医馆全覆盖。三是“千县工程”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加快推进县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五大中心建设。依托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医院合作契机,先后选派骨干医师48名赴北京市石景山区医院进修,北京专家来京3批14人次。四是推进镇级卫生院能力达标建设。西井镇卫生院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和省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创建验收,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100万元。黎侯镇、黄崖洞卫生院申报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上遥镇卫生院创建省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
补强短板,强化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一是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24年全县总人口129920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人均94元,已全部到位并下发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12516份,建档率 86.6 %。二是强化妇幼健康服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01对,完成率100%;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3500例,完成率100%;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1000例,完成率100%。三是强化疾病防控能力。依托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慢性病等防治工作,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及性传播疾病病例15类513例。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实现疫苗全程追溯。四是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开展各类现场监督625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111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起。完成85家国抽、省抽“双随机”任务,有效整顿了医疗乱象,卫生监督效能不断提升。五是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通过校园招聘、公开招聘等形式,新招录29名医护人员,5名大学生村医充实医护队伍;通过专题讲座、带教查房、集中授课等形式,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生技术水平。对接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山西省白求恩医院、长治市和济医院等专家来黎开展健康义诊活动12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
(二)亮点工作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过验收。紧扣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要求,建成市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设立县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建成中医师承教育基地1处;与首都医科大北京康复医院达成紧密型医联体,培养学科带头人9名,培育“能中会西”的中医药临床人才18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潞党参、柴胡、黄芩、山茱萸等各类道地中药材1.5万余亩,并与壶山温泉度假酒店、乔老憨家纺棉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了康养旅游产业和开发产品,形成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6月26日,顺利接受了省级专家评审验收。
县中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稳步推进。县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规划投资3000万元的县中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已完成支付2200万元,其中:门急诊住院综合楼、科教楼和医技楼内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的专业化装修改造已完成90%;医疗设备完成必备采购,部分设备已到位正在安装;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开工,预计12月底完工;手术室装修改造设备安装已完成,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年底前实现中医院整体搬迁。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等方式,全县目前共建设托育机构 15 个,普惠托位数达615个,形成了县级公办综合托育中心为引领,幼儿园、民办民营办托为支撑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8个,比全市千人口4.5个托位目标值高出0.3个托位。我县公办综合托育中心成为全市首批新建并运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