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计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02543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4-01-09
发文机关黎城县卫生健康局 主题词总结计划
标题黎城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 发布日期2024-01-09

黎城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按照通知精神,现将县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一是在坚持每周一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3次专题学习和3次交流研讨。二是明确党员责任区,签订党员承诺践诺书,采取示范岗标识牌形式,开展了“立足岗位做贡献”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四是县医院李亚军为榜样,组织党员干部主动对标,用榜样力量激励自己干事创业。五是对照六方面问题,组织党员开展了个人问题检视。六是组织党员到小寨冀南银行旧址等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并坚持每月一次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

(2)优化基本公卫服务。2023年,共建立城乡居民纸质、电子健康档案 156263份,建档率97.5%;规范管理老年人21008人,高血压患者16605人,2型糖尿病患者3691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825人。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17084人,其中:重点人群共34523人,重点人群签约31336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0.77%。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投资20万元,按照“面积为40-60平方米,四室分开”的标准,新(改)建7个标准化卫生室。目前,全县185个村(社区)共有158所,筑牢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3)加大疾病防控力度。2023年,共报告病例总数1047例,未形成聚集性疫情;完成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与调查病理报告数181例,及时率、准确率均达100%;完成60-79岁老年人加强接种率95.23%,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90.98%、加强接种率92.29%,并实现了疫苗全程追溯;加强管理艾滋病感染者、患者43人,接诊肺结核病人42例,管理精神障碍患者825人。

(4)开展医疗行业反腐。各医疗机构对照6类30项整治内,通过自查自纠,积极开展医药领域集中整治反腐败工作,57人主动向廉洁账户上缴礼金红包3.09万元,整改医保资金使用、多点执业、工程项目等问题21个,进一步净化了医疗行业秩序。

(5)持续强化综合监督对全县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场所等行业持续履行日常监督检查,累计督查单位686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702份,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2起,行政罚款2万元,完成国抽“双随机”任务48家,监督任务完结率达100%。

(6)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高效推进迎接国家卫生县复审工作落实,积极组织开展爱卫月系列活动,全面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镇标准培训,全面推进卫生村镇创建工作。

(二)承担的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一是县中医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弱电工程、医用气体系统工程已完工。

二是县中医院投资3000万元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已经完成可行性报告、事前绩效评估、项目平衡方案评估报告、初设及相关批复、监理招标、项目招标控制价财政审查等工作。

三是投资993.69万元的综合托育机构已完成主体验收,正在进行水、暖、消防水管的安装。

(三)承担的全县性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千县工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采取主动“走出去”的方式,提强补弱,抢抓与北京石景山对口合作机遇,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河南郑州市人民医院、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治市和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能力提升等对口合作,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并分批次选派30名医护人员参加进修学习;县医院的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基本完成,重症医学科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依托“心电一张网”项目接入远程心电监测,引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等13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县心律失常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时监测快速识别紧急处理等诊疗空白。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推进。一是将首诊负责制纳入绩效考核,每月定期反馈,强化了医疗质量安全。二是采取专题培训、面对面宣讲、张贴海报等形式,广泛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宣传活动。三是将县域内镇级卫生院(分院)划分为南北两大片,分别由县医院和中医院从管理、业务等方面全方位帮扶,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四是在“4+7”带量采购的基础上,落实了目录、议价、采购、配送、结算“五统一”管理,实现了县域内各医疗机构药品同品、同质、同价。

(3)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力。2023年,全县共发放奖励扶助金31.2万元,帮助符合条件的 1756户5016人计生家庭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共计16.51万元,审办中考加分30人;完成宫颈癌筛查3500例,乳腺癌筛查1000例,免费婚前医学检查512对,孕前优生检查400对,均完成市下达指标。

(4)巩固健康扶贫成果有序推进。一是针对“三类户”患病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持续落实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免收普通挂号费”“一站式结算”“绿色就诊及转诊通道”等惠民政策。二是采取主要领导包重点户、班子成员包镇等形式,对医保部门预警的690户患大病家庭,全部走访到位。三是争取免费医学定向生16人,校园招聘医学专业大学生5人,稳定了基层医疗队伍。

二、亮点工作

(一)多措并举,开展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示范县。对照国家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实施方案,强化督导检查,并通过赴潞州区、平遥县参观学习,特邀北京市石景山区国家慢性病防治专家安欣华主任专题培训等,完善了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构建了“慢病防控人人共建,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新格局。

(二)以人为本,全面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坚持全员跟进,全面铺开,建立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5所,并与全县11家养老机构签订医养合作协议;在西仵镇卫生院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试点项目工作,邀请省卫健委专家团队进行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采取多形式广泛宣传,组织老年人进行“两病”筛查等,使试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三)上下联动,开展省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以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文化宣传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加大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共选派4人到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进修学习;在县中医院建立了师承教育基地和名中医工作室,并申报星级中医馆建设4个,中医阁建设26个,名中医工作3个。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公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滞后,领先学科和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人难、留人难”问题依然严重。

三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体系相对滞后,亟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提高。

四、2024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综合托育中心县中医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医技影像楼和科教楼和县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平疫结合)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全部投入使用。

(二)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优化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完善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紧抓住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合作的契机,推动县域紧密型医联体网格化管理、协同化服务

(四)加大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力度。持续完善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体系,加大非法行医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好群众健康合法权益。

(五)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管理系统,加强重点人群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和分类管理,做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继续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保持高水平接种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