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2-17043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19-12-25 |
发文机关:黎城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 主题词:总结计划 |
标题:黎城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卫生 | 发布日期:2019-12-25 |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管党治党责任。通过每周集中学习、每月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党组(党委)会议适时学习等方式,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懂规矩知敬畏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聚焦“三基建设”,落实党建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党委(党组)会议议事决策规则、民主集中制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和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书记讲党课、“主题党日活动”,严格按要求和规范程序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落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工作职责。三是注重作风建设,塑造行业形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及省、市、县委实施办法,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强化教育提醒和监督管理,严防违纪违规行为。开展漠视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健康扶贫、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和设施建设、慢性病、“双签约”服务、药品配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认真加以整改。四是“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特色鲜明。对标一流,学习大同市云州区、太原市阳曲县“行走的医院”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取资金,为乡镇卫生院和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及配套设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挖掘整修红色医疗旧址,通过与长治市和平医院联系沟通,在西村建立了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稳步推进。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两提两创(即:提高能力、提升素质、创优美环境、创一流业绩)”专项行动为抓手,以“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为目标,在全系统深入开展解决观念陈旧、素质不高,能力不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整治医疗机构环境卫生脏、乱、差和“诊疗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10月底,县级两家公立医院(县医院、中医院)门、急诊120732 万人次,住院人次8366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0.44 %和0.21 %。同时,以“课题式三合一工作法“为抓手,成立红色医疗文化课题组,编撰《黎城县红色医疗史料汇编》,为全县卫生健康和体育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食粮,在长治市乃至山西省属于首创。
(二)机构改革如期完成。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对应省、市卫生健康业务主管部门职能定位和内设机构设置,结合实际拟定了“三定方案”,根据职能变化,确定了单位职能,设置了内设机构。切实做好改革期间人员的思想工作,要求单位工作人员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服务组织决定,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确保了机构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医改工作深入推进。一是医联体建设不断完善。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对“上”在完善与省、市9家三甲医院签订医疗联合体协议的基础上,与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对“下”选派重点科室主任到基层卫生院任职,并组织医务人员定期到基层坐诊,形成了紧密型医共体;二是医防融合实现一体化格局。按照医防融合“一兼两管三统一”要求,将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纳入一体化改革,全县防病防治一体化融合性服务格局初步形成;三是县医疗集团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已完成13个乡镇卫生院信息平台业务系统云(HIS,EMR,LIS,PACS)、远程会诊、集中阅片、财务管理、消毒供应、远程心电测试部署,初步实现了县域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互认、信息共享;四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根据公立医院改革要求,以县医院和县中医院为试点,逐条落实制定医院章程、完善医院议事决策制度、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13项重点任务,基本建立了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五是药品招标采购改革全面推进。全面实施县域医疗集团药品采购“五统一”制度,严格执行采购“两票制”,实行零差率销售。2019年1---3季度,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使用率84.58%,基本药物采购品种占总品种85.76%,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金额使用率均达到70%。在此基础上,为全县168个村卫生室安装医保“刷卡器”,方便群众就医看病。六是县乡一体化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以县医院为核心、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各乡镇卫生院和县疾控中心为成员,组建了县医疗集团,实行了“六统一”管理运行模式。七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积极完善“县招乡用”政策,制定县医疗集团公开招聘专技人员实施方案,2019年完成2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引进紧缺专业人才3名。同时,招聘医技人员32名,目前已完成报名工作。
(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序推进。截至10月底,人均补助经费提高到57.17元,落实资金925.87万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纸质版、电子版均为97.5%;积极开展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全县孕产妇早孕建册率80.57%、健康管理率73.6%,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100%,产后访视率82.4%,无孕产妇死亡;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1%,4-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87.6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完成率78.7%,高血压规范管理率81.83%,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3.4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67.5%;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率73.8%;二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截至10月底,共签约人数99064人,完成率69.57%;重点人群33790人,签约人数271391人,签约率81.03%;三是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截至10月底,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95%以上,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均为100%,免费治疗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0例,涂阴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完成率43%;性病艾滋病防治正常推进,碘缺乏病、布病、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及地方病防治规范开展,完成工作任务,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是妇幼保健服务项目有序开展。截至10月底,宫颈癌筛查任务数3000人,完成检查3000人,完成率100%;乳腺癌筛查任务数2000人,完成检查2000人,完成率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任务数630对,完成检查605对,完成率96.03%;产前筛查任务数890例,完成检查887例,完成率99.66%;增补叶酸任务数1000例,服用人数1083例,完成率108.3%,新生儿“四病”筛查816例,占活产数91.3%,新生儿听力筛查822例,占活产数93.94%;五是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持续增强。按要求完成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县乡集中式供水单位和学校生活饮用水等专项检查,监督覆盖率100%,共查处医疗卫生单位违法案件23起,行政罚款5.1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010元;查处公共场所违法案件4起,罚款2500元;完成国家双随机抽检任务43家,其中省抽16家;规范开展非煤炭矿山和危化企业职业卫生监督,共对20家进行了粉尘、毒物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六是中医药事业纵深发展。创新中医诊疗模式,优化中医药服务。目前,已完成中医馆建设4所,中医特色卫生院5所,县中医院开设中医康复护理专科,引进小儿推拿、针灸、中药足疗、小针刀等中医特色疗法,并向各乡镇卫生院推广延伸。
(五)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全面跟进。将新型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和扶贫保险救助“五重保障”作为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的重要举措,采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方式,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截至10月底,全县贫困人口“五重保障”平均报销率比例达90%以上;二是“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和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机制全面落实。截至10月底,全县共管理25种大病303人,已救治303人,救治率达100%;按照“1+1+1+X”模式,组织慢性病“双签约”服务团队120支,进村入户为全县可有效实施签约服务的333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制定了健康帮扶措施,签约服务率达100%;三是“冲刺清零”工作扎实开展。成立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领导组,扎实开展冲刺清零工作。全县13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5个、普通卫生院4个、分院4个)基础设施、人员配备均达标,根据乡镇卫生院筛查标准,正在为常住人口万人以上的西井、上遥、东阳关等3个乡镇卫生院配备DR机和彩超等诊疗设备。全县168个村卫生室(单建132个、邻村并建36个),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为满足群众就医看病奠定了基础。四是“健康义诊”活动效果明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组织协调各相关单位和医疗集团技术骨干,开展送卫生、送体育活动,共免费检查服务29779人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36500余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邀请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专家团的16位学科带头人,在县人民医院开展精准扶贫义诊活动。
(六)计划生育工作稳妥实施。截至9月底,全县共出生904人,出生率5.51‰,人口自增率1.13‰,出生人口性别比101.34。严格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政策,共确认农村计划生育家庭“4+2”奖励扶助对象3877人(户),奖励金289.622万元,走访慰问计划生育特殊家庭265户,发放慰问品及电冰箱等折款8万余元;计生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有效落实,为32户43人计生特殊家庭建立了联系人制度,开通了重大疾病就医绿色通道,实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员人口管理、出生人口实名登记、特殊家庭信息系统、生育登记系统等全面运用,人口基础信息准确率达90%以上,及时率达95%以上。
(七)老龄健康服务有序推进。以“实现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应保尽保”为目标,在洪井乡卫生院依托医疗资源,建立了集医疗、养老于一体的康养中心,在县医院、南委泉卫生分院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依托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对全县17619名65岁以上老人落实了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管理率为78.7%;结合全国首届“老年健康周”,围绕“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的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首届“老年健康周”宣传活动。
(八)体育各项工作稳步开展。一是开展体育场地普查。从3月中旬开始,用时两个月,对全县所有乡镇(区)、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学校的体育场地进行逐一排查,圆满完成全县体育场地普查工作;二是开展体育器材的安全检查。按照市体育局要求,组织人员对全县体育器材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全年体育领域未发生安全事故;三是开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活动。积极促进健身休闲与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先后成功举办黎城县年俗文化体育项目比赛、首届桃花节、芍药花节、醉美金鸡寨徒步赛、首届竹叶青酒“健康杯”环漳河跑以及“8.8”东河游园全民健身日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活动17余次,并组队参加了长子“金山银山”文化旅游徒步活动和长治市职工运动会、长治市老年门球赛,赴太原参加了全国象棋公开赛。四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武术进校园、棋类进校园、篮球进校园和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各项竞赛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八)其他各项工作统筹推进。一是全力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将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纳入卫生健康和体育目标管理,加大督查力度,及时整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形势总体平稳;二是推进“放管服”改革。卫生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一网办”和“一站式”办理不断强化;三是将全省文明县城创建作为政治任务全力推进。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全面禁烟;四是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改厕任务;五是纵深推进综合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工作,全面排查医疗纠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治理社会乱象,重点整治医德医风和医疗卫生机构环境卫生管理乱象。加强黑恶势力线索摸排,解决了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确保了扫黑除恶行动在全系统扎实深入开展,促进全县卫生健康和体育系统风清气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2019年全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卫生人才短缺现象突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人才缺少,医疗服务能力整体还不强,特别是精神卫生、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处于空白,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持续改进。
二是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强。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的服务环境和服务能力还不够均衡,没有形成集群式发展,不能满足辖区群众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尤其是设备已达使用年限,急待更新。
三是健康扶贫任务艰巨。“一人一策”健康帮扶措施不够精准,还需不断完善。对标对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细微处问题还需加快推进落实。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全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以建设健康黎城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统筹协调,提升服务品质,强化综合监管,切实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推动卫生健康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不断强化党的建设。持续强化党的建设,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进作风建设,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党建工作融入医务人员的灵魂,真正树立爱党、爱国的思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廉政建设。
二是全面完成健康扶贫工作任务。深入开展“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持续巩固冲刺清零成效,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组团式”健康扶贫、“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等重点工作,确保如期顺利实现健康扶贫退出验收。
三是持续推进深化医改工作。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人事薪酬等各项改革任务,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推动医改向纵深推进。进一步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基层运行机制改革,全面加强县乡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质量,解决“签而不约”等问题。加强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依法执业、依法行医、廉洁行医意识,树立风清气正的行业风气。
四是大力推行特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标一流,大力推进以 “一乡一策、一院一品”为目标的基层医院特色科室建设,有序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五是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医疗集团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进度,完成县乡级两级医疗机构全覆盖,并逐步向村卫生室延伸,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县域综合医改水平。
六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和村医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等多种方式,采取送出去进修培训、引进来指导带教等形式,强化对现有医护人员的培养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质量有保障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七是做好慢病防控与管理。全面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四种慢病的防控与管理,做细做实慢病患者“一人一策”签约服务,切实提升慢病患者获得感。
八是着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面健康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积极筹办一系列全民健身体育文化节系列赛事活动。年内,采取PPP模式新建一座大型综合性体育活动场馆。
九是推进健康科普知识宣传。采取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引导全民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十是统筹做好其他工作。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落实扫黑除恶和环境保护任务,为卫生健康和体育事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