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2-15266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2-02-21 |
发文机关:黎城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 主题词:总结计划 |
标题:黎城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卫生 | 发布日期:2022-02-21 |
2021年,全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工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公共卫生、妇幼保健、体育事业、老龄健康服务等各项措施落实,取得一定成效。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筑牢党建引领政治基础。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落实党内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坚持读原文,读原著,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系统党委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2021年,全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三是加强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按时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每季度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每季度举办一次讲党课活动。同时,积极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严格执行党费按月收缴制度;四是强化党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强化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和十六届县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工作有特色。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2.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健全考核监管制度。制定《黎城县医疗集团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从16个方面87个小项对医疗集团及所属分院进行年度绩效考核;建立“4+7”药物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机制,实现了县域内各医疗机构同药、同质、同价;二是理顺“扁平化”管理体制。按照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质增效年”责任清单要求,县卫生会计核算中心业务整体移交县医疗集团,并积极推进县医疗集团人事、财务等相关内设机构与县医院相关职能科室的合并整合,实现了扁平化管理;三是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完成与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长治市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和平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络系统互通对接,让群众就近享受到了省、市级医院专家的优质诊断服务;四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
3.稳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持续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免收普通挂号费”、“绿色就诊通道”等便民措施,有序开展大病分类救治和签约服务。2021年,集中救治大病患者438人、双签约”服务3877人,签约率达到100%。
4.聚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村医、家庭签约医生和各医疗机构宣传堡垒作用,广泛宣传各种疾病防控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公民健康素养66条等健康知识;组织各医疗机构利用卫生健康宣传主题活动日,在县火车站广场举行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0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加大健康促进教育力度,开展健康教育“六进”和“三减三健”培训活动12次;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学校创建活动。全县创建无烟党政机关16个,无烟学校39所。
5.做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建4个专班,加强重点人群管控,对境外和重点地区来黎人员实施重点管控,严格排查,落地实施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等措施。截至12月8日,累计排查管控境外44人,国内高中风险地区182人,采样送检进行核酸检测119299人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5452剂次,接种113832人,密织疫情防控网和群体免疫屏障。
6.积极履行大卫生大健康职能。一是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加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规范管理。全年共建立城乡居民纸质(电子)健康档案 156263份,建档率97.5%;完成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14152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29760人,签约率87.3%。二是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共报告法定传染病8种98例,累计报告发病率为12.88/10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实现疫苗全程追溯;开展地方病筛查“三热”病人88例,布病高危人群检测监测134人,完成儿童碘盐检测200人、孕妇100人。三是开展职业病防治攻坚计划。完成各镇企业尘肺病测算分布统计工作,联合县人社、县总工会等部门深入全县各企业开展职业病“百日检查”督导,积极协调各企业完成重点职业病检测12家。四是开展医疗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共监督检查各类监管对象650余户次,出动监督人员700余人次,执法车辆300余辆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320份;完成国家“双随机”任务52家,职业卫生“双随机”任务53家,完结率达100%;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3起,罚款金额共9800元。五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关心老年人生活。在洪井镇卫生院建立康养中心服务区,在县医院和南委泉卫生院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开展老年人签约服务,签约17730人,签约率为91%。
7.深入推进计生和妇幼健康管理。严格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共申报、审核农村计生家庭“4+2”奖励扶助对象3956人(户),发放奖励金295.4万元。继续开展各项妇幼免费惠民措施,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460对,完成率为73.02%;落实农村妇女免费产前筛查700例,完成率为87.5%;落实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4440例,完成率88.8%;落实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3000例,完成率100%。
8.强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先后成功举办了“8.8—全民健身日、9.26自行车骑游节—越野车挑战赛、全国自然岩壁系列赛—黎城站”等重大赛事活动,并以县直中小学为典型示范,大力开展乒乓球、篮球、羽毛球“三大球”进校园活动,掀起了全民健身的高潮。
9.不断提升卫生安全应急能力。先后在全系统开展了防汛、地质灾害、用电用火、易燃易爆物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项督查,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年内,共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两会”、“中、高考”、“攀岩”、“全省第七次旅发大会”等活动10余次,圆满完成了医疗应急保障任务。
10.卓有成效开展“三零”单位创建、综治、扫黑除恶、禁毒等工作。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增效提速,实现卫体审批服务事项“零跑腿”目标;二是把“三零”单位创建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物品认真开展大排除大化解大整治工作。全年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5起,市长热线3起,政务信息网反映问题3起;三是把综治、普法、禁毒、扫黑除恶、矛调、平安创建等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卫生健康的基础性工作,全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尿检4次,对所包小区尿检8次438人次,全部呈阴性。同时,对辖区内830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危险等级评估,将68名有易肇事肇祸行为患者纳入重点管理,签订以奖代补协议63份,确保了全县卫生健康和体育系统的大局稳定和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项目建设情况
县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和县中医院医技楼、科教楼等3个建设项目,主体建设已完工并完成工程验收工作。
(三)贯彻“三定三评三争”形成的亮点工作及对上争取的政策资金项目
1.亮点工作。一是“健康知识进万家”成效显著。完成“健康知识进万家”小程序推广覆盖1.02万户、3.8784万人,服务无手机或无微信群众3万余人次。二是“万步有约”健走活动成绩斐然。2021年,参加“万步有约”健走活动队伍32支321人,经健康信息采集对比显示,总成绩696.04,步数达标率69.21%,排名全省第27名,全市第4名。三是优质服务惠及百姓健康。组织县医院、县中医院医护人员深入各镇开展“优质医疗进基层、为民服务办实事”实践活动,服务9个村,人数1360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5200余份。
2.主动争取的上级资金。2021年,争取国债资金4000万元,主要用于县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平疫结合)项目建设。
二、存在问题
(一)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足。随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增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凸现,人员老化,人才断层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到业务水平的提升,制约着全县卫生健康事业的改革发展。
(二)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不强。全县13所镇卫生院(分院)的服务环境和服务能力还不够均衡,没有形成集群式发展,不能满足辖区群众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进一步提升县医院、县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快县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建设力度,力争年内投入使用;抓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筑牢疫情防控免疫屏障。
(二)巩固医改“十大行动”改革成果,持续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引入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体系。
(三)推动乡村振兴和健康扶贫有效衔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四)完成县中医院能力提升项目、县托幼机构建设项目前期可研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五)开展国家慢性病示范性创建工作。
黎城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2021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