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5-04045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5-02-17 |
发文机关:黎城县教育体育局 | 主题词: |
标题:黎城县教育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5-02-17 |
一、亮点工作
1.教学成绩显著提升。2024年高考,大文大理一本达线人数增长率位列全市第一,大文大理二B以上达线人数增长率位列全市第一,大文大理一本达线率位列各县区第二,高分段(600分以上)位列各县区第二,清北录取情况位列全市第三。2024年中考,“一分两率”综合得分较去年提升4个名次,提升率位列全市第二。
2.开门办学有序推进。为加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透明度,拓宽社会公众参与渠道,增进相互理解与支持,全县各学校设立校园开放日,邀请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看环境、走进课堂观教学、走进餐厅配餐食、走进宿舍看管理,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校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成为校园教育教学管理的参与者、知情者、参谋者,共同打造既有温度又有品质的黎城教育,进一步提升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信任度和认同感。截至12月,已经超过5000名家长走进校园,为学校建设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整治工作。从2024年4月中旬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县关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小学教辅征订和学生餐领域深挖细究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固本培元,纠建并举、一体推进,完善制度规定、健全监管机制,实现常治长效。进一步提升我县教育领域的管理水平,确保教育领域风清气正。
(二)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工作。2024年,黎城县教育体育局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将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作为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的重要抓手,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县教育体育系统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为推动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三)抓细做实教育保障。一是全力以赴做好控辍保学,落实校长排查遍访等动态监测机制,定期摸排在校学生和适龄儿童入学就读情况,坚决守住义务教育保障底线。2024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143名残疾适龄儿童应上尽上,为17名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二是落实规范学生资助流程“十步工作法”,发放教育惠民明白卡3000卡,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度和公开度。2024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4000余人次,1100余万元。截至目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办理首贷续贷2224人,2276万元。滋蕙计划路费资助46人(省内31人,省外15人),3.05万元。
(四)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有序撤销霍家窑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和岭头小学等4所教学点,并将彭庄小学等9所完全小学变更为教学点,学校布局更趋合理。二是投资28万元对南委泉幼儿园进行改造提升,投资325.5万元为全县23所公办及民办幼儿园购置更新教玩具等设施设备。投资410万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为黎城二中、黎城三中等11所中小学校建设心理健康教室,同时为黎城二中、南关小学购置部分音体美器材;投资35万元完成南委泉小学寄宿制改造,投资512万元对黎城三中、城内小学等进行校舍维修。投资467万元为黎城一中更换主教学楼门窗、粉刷墙面、安装教室护眼灯以及学生公寓楼和餐厅硬件设施提升改造。
(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出台中小学校教育教学专项督导和质量考核方案,选优配强教育督学和教学研究队伍,用好“跟踪问效”和“考核倒逼”,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督导考核,精准发现学校短板弱项,及时改进提升。二是全县各中小学校“一校一案”,制定并实施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深入剖析发展形势、科学树立办学理念、明确目标、细化措施、逐年实现进位提升,全力打造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教育新生态。三是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划分成为七个校际联合体,通过开展示范课、同课异构、议课研课、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提高薄弱学校、乡村学校课堂教学质效。本年度已开展各类活动20余次,进一步加强了联合体教研共同体交流互动,促使城乡联合学校之间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六)加快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通过教师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局审定的方式,成立并正式挂牌8个工作室,吸纳60余名优秀教师加入。拨付15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工作室在全县开展课程研究、教学指导等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二是加紧加密与北京石景山区教育领域对口合作,2024年,投入20余万元,完成2期44名校长教师赴北京石景山区跟岗学习,投入30余万元,依托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区开展了全县教育系统校园长能力提升培训和高考综合改革专题培训。三是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从全县各中小学中评选出38名优秀青年教学能手,通过特岗计划招聘教师30名,调整交流65名,城乡支教24名,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
(七)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全面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印发《黎城县关于开展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二是成立黎城县中小学思政教师工作室,发挥优秀思政教师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提升全县思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育人能力和科研水平。三是公布9个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组织24000余名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研学实践、劳动教育等活动。四是举办全县2024年秋季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全县共有25支代表队600余名运动员参赛,完成6个组别66个项目的角逐与竞争,共产生个人单项342个,获团体总分前6名有10个学校,优秀体育工作者10名。另外还开展了中小学跳绳、足球比赛,参赛学生达2600余名,促进了全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八)全力维护校园安全。一是制定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和“百日行动”工作方案,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建立健全预防、应对、应急处置机制,全方位提升欺凌治理水平。二是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政治巡查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认真开展“护校安园”和“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排查整改消除校园安全隐患100余条,实现市县“平安校园”目标全覆盖。三是紧盯安全教育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第一课”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防火灾、防溺水、防欺凌等方面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消防、地震等各类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四是为全县每一所中小学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全县四年级以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10575份心理健康档案,为遇到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提供专业的干预与辅导。
(九)加快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一是认真筹备山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成功举办2024年山西省山地自行车项目锦标赛。二是组织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20余场,35000余人次,举办各级社会指导员培训8次140人,组织培训健身气功八段锦和太极拳105人次,外出培训35人,持续提升农村地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东关社区运动会获山西省社区运动会最具人气社区运动会第五名和五十佳社区运动会两个奖项。三是完成全县体育场地统计核查,更新更换4镇7个村和社区的体育设施。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2025年,黎城县教育体育局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县教育工作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强队伍、提质量、保安全、促公平”四大核心任务,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努力把黎城教育办成学生期盼、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好教育。
一是加强师资建设,全速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推进与石景山教育对口合作,探寻开展更多双向交流学习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提高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占比;认真组织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验收,巩固义务教育“双减”成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认可度,完成黎城一中高考标准化考点升级改造和古城中学初中学业水平信息技术、理化实验操作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加快办理全封闭式寄宿制高中手续,稳妥推进2025年中考、高考等国家教育考试。
三是筑牢安全防线,全心守护师生平安。深化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完成校园安防设施设备配备及“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快标准心理辅导室建设,联合公安、消防、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等做好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常态开展隐患集中整治,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全面提升校园安全防护能力。
四是均衡教育资源,全力促进教育公平。做好控辍保学和学生资助,搭建中小学招生一网通办平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编班,完成省市县下达的薄弱校园及寄宿制学校改造提升任务,积极推进教师轮岗支教,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五是推进全民健身,丰富体育服务供给。抓好省运会筹备工作,认真组织山西省第十七届山地自行车项目资格赛等各类竞技体育比赛;丰富群众健身活动,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营造浓厚健身氛围;完成2025年省市下达的镇村体育设施更新、更换工作,更好满足群众锻炼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