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计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11611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3-02-21
发文机关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 主题词
标题黎城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其它 发布日期2023-02-21

黎城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2022年度市对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产业转型4项:
(1)任务: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率目标值1.1%。
完成情况:1-10月上升率1.83%,排名第4。
全年预计:年度目标预计可完成。
(2)任务: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7%。
完成情况:1-10月增速65.76%,排名第7,超序时进度。
全年预计:年度目标预计可完成。
(3)任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占比23%。
完成情况:该指标属季度指标,1-3季度占比31.1%,超序时进度。
全年预计:年度目标预计可完成。
(4)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户数4户。
完成情况:1-9月新入规2户分别是洋硕公司和隆裕建材,正在申报的1户迈邦建材,正在培育3户,分别是立新科技、黎侯宴酒业、森众燃气。
全年预计:年度目标预计可完成。
2.项目建设2项:
(5)任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9.5%以上。
目前完成:1-10月完成投资534246万元,增速21.01%,排名第二,超序时进度;1-11月上报完成投资568047万元,增速18.56%。
全年预计完成582000万元,预计增速10.3%,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可完成。
(6)任务:产业投资完成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3.9%。
目前完成:1-10月完成29亿元,产业占比54.3%。
全年预计: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可完成。
3.创新驱动3项:
(7)任务:高新技术企业数5户。
目前完成:目前已认定4户,己预审通过1户。
全年预计: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可完成。
(8)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速度15%。
目前完成:1-10月研发费用支出填报完成3291.6万元,增速496.5%。
全年预计: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可完成。
(9)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15.5%。
目前完成:该指标属年报指标,目前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为青春玻璃、国磁磁业、粉末冶金、太行钢铁,占比21.05%。
全年预计:恒泰精密铸造和潞安华信已申报正在认定中,预计全年可占比31%左右,超额完成任务。
4.资源环境1项:
(10)任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2.6%。
目前完成:1—10月单位增加值能耗强度同比下降率15.79%,超序时进度。
全年预计:全年可完成-4.5-6%,超额完成任务。
5.综合质效2项:
(11)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8%。
目前完成:该指标属季度指标,1-9完成35.3亿元,增速6.7%,排名第6;
预计完成该目标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原因:1、受房地产(占GDP11%)销售面积影响。2021年44万㎡,2022年1—10月,房地产销售面积117883平方米,同比下降31.6 %;2、批发业(占GDP9.2%)继续下滑。限上销售额9月、10月连续两个月当月全县限上批发业销售额负增长,分别下降39.7和11.4个百分点。尤其是批发业总量占比第二的山西鑫同久工贸有限公司今年1—9月销售额28526.3万元(去年同期销售额58501.8万元),同比下降51.2%,1—10月销售额29133.7万元(去年销售额71417.5万元),同比下降59.2%。3、争取在房地产销售面积和批发业上下功夫,完成更好成绩。
(12)任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9%。
目前完成:1-9月增速1.9%,排名第10。
预计该项目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原因:目前全市12个县区指标都未完成,主要原因是受房地产销售面积影响(2021年44万㎡,2022年1—10月,房地产销售面积117883平方米,同比下降31.6 %)。
(二)市对县专项工作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1、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指标情况:在12月1日市粮安考核办下发《关于做好2022年度粮食安全考核准备工作的通知》后,我局在第一时间内向粮安考核成员单位转发了该通知,并按照部门职责对7大类考核内容19项考核指标进行逐项任务分解,要求各责任单位对照指标,盘点工作完成情况,做好查漏补缺。经初步汇总,预计考核自评分数为99.3分,失分项主要是县域粮食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短板。下一步,我局将督促好各成员单位继续做好补缺补差,并尽快完成部门自评和印证资料收集工作;积极与市考核办沟通,把握考核最新工作动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考核工作任务,争取考核取得更好成绩。
2、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改革指标情况:对照市工信局下发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评估指标,我局进行了逐项分析研判。目前,我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目前我们多次和市局进行电话对接,近期疫情缓解后计划赴市局再次进行实地对接,逐一科室拜访,对各项考核详细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正在督促各县属国有企业按照考核指标进一步完善资料,确保考核顺利完成。
3、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考核指标情况:(1)根据《长治市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2022年行动计划》,起草修订《黎城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2022年行动方案》。
(2)新能源企业运行良好。水力发电企业4个,总装机0.8585万千瓦;光伏发电企业2个,总装机28万千瓦。
(3)年度“双控”目标超序时进度。1-10月能耗总量45.12万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强度同比-15.79%,超序时进度。煤炭消费目标。1-10月煤炭消费96.79万吨,占全年目标的74.45%。
(4)加强重点用能单位日常监管。对照《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对钢铁、玻璃、焦化等高耗能行业开展能耗对标行动。
(5)加强重点项目的能耗要素保障。先后为黎城裕福能源科技公司钢焦配套128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捣固焦化升级改造项目、立新硅材料科技公司年产1万吨多晶硅项目、洋硕新能源材料科技公司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争取能耗总量,并获得省能源局的节能审查意见。
(6)加快能源领域重点项目建设。裕福能源科技公司钢焦配套128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捣固焦化升级改造项目1号焦炉10月15日开始烘炉预热。水洋180万吨/年洗煤厂完善相关环评、取水手续,准备申请竣工验收。金风科技黎侯2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展前期论证。
(7)2021年能源革命综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考核在全市为优秀档次。2022年争取在考核中取得优秀成绩。
4、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情况:全县中小企业攻坚克难,围绕产业扩规提质、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持续推进小升规培育,取得扎实成效。截至目前,全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9.47%;增加值完成20.1亿元,同比增长8.4%;上缴税金4.56亿元,同比增长0.8%。
2022年“小升规”培育任务4个,是黎城隆裕建材有限公司、山西黎城洋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申报的1户迈邦建材,正在培育3户,分别是立新科技、黎侯宴酒业、森众燃气。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考核情况:黎城县不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故不涉及该项工作考核指标。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项目建设情况。国家发改委网站先后两次“走进县城看发展”,对我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及清洁低碳发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我县坚持“三个一切”抓项目,以“两大园区”为载体(开发区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两大行动”为抓手,全年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09个,总投资285亿元,年计划投资59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个,市级重点项目11个。把握国家重点投资导向,谋划2023—2025年基础设施类项目55个,总投资327亿元。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每季度举行集中签约、开工活动。截至目前,43个续建项目复工;73个新建项目落地开工,开工率100%;35个项目竣工投产。办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37项,项目总投资6.57亿元;办理项目初步设计批复20项,项目总投资12.22亿元。
2.积极争取并跟踪服务中央投资项目。找准我县与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资金投向的结合点,最大限度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截至目前,入库专项债项目11个,总投资15.12亿元,其中6个专项债项目到位资金3.22亿元,4个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到位资金3114万元,争资工作居全市前列。用最短时限完成城市更新行动PPP项目入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    
3.全力以赴推进粮食安全与储备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县级储备粮管理。结合粮食购销专项整治、春季政策性粮食库存检查,针对存在问题,深入县级储备企业,开展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确保县级储备粮绝对安全。二是充实县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规模。为解决我县应急成品粮油储备不足问题,2022年吸纳千汇、华丽港等县内粮油经销大户以及黎城昌晋绿色粮油开发有限公司,参与全县应急成品粮油代储工作。目前,全县成品粮油储备总量达到65万斤、食用油2.17万斤,可以满足应急状态下13万人口、5天的成品粮油供应。同时,加强对代储企业的监督检查,坚持一季度一排查一整治,严格确保代储数量真实可靠。2022年共落实代储补贴8.4万元。三是做好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调拨工作。按照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今年以来,我单位累计发放各类物资9475 件,其中帐篷492顶、折叠床294张、棉被534条、大衣832件、应急灯689个、锥桶2434个,为全县核酸检测、疫情防控设卡值班值守提供了便利。
4.有序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开展信用信息归集。上报“双公示”数据共 6071条,其中行政许可5113 条,行政处罚 958 条;归集“五类”行政管理信息 2256条,其中法人行政检查1358条,自然人行政检查5条,自然人行政强制51条,自然人行政确认810条,法人行政确认5条。二是开展信用修复。目前15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三是持续推进“信易贷”。1家金融机构、113家企业入驻全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其中融资需求31笔,需求金额1.45亿元。
5.加强价格管理工作。一是做好疫情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上报。我局对粮油、肉蛋蔬菜、水果等31项重要民生商品实行市场价格监测报表制度,截至11月底,共上报54期,同时加强市场价格形势分析研判,确保我县保供稳价工作落实。二是开展并完成各项价格管理工作。暂定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30日采暖季非居民用气销售价格4.65元/立方米;配合市发改委完成宏远中学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调整工作;配合市发改委完成保供煤价格调查工作;完成我县高价月饼生产行业和销售市场监管工作;三是向困难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在县财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教育局、人社局等单位配合下,7月份发放7049人,补贴金额16.53万元;8月份发放8748人,补贴金额19.905万元;9月份需发放11408人,补贴金额25.211万元,正在审批;10月份发放补贴正在报表。四是开展农业生产成本调查。我局继续开展对小麦、玉米、谷子、土豆成本调查,在去年基础上,调整布点,调换有代表性的25户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时间安排,已对农户存粮及农资购买,小麦、玉米成本预测,小麦、玉米、土豆、谷子等成本收益进行详细调查,并将各类报表及调查分析准确无误上报市发改委。五是开展并完成价格认定工作。截至11月底,共办理各类涉案物品价格认定业务38件,价格认定总金额91.14万元,为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投资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6.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一是实施倍增工程,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2022年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持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引导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全年共有6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我县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强化平台支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省校合作引进人才智力,扎实推进“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工作,建设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1个(黎城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国磁磁业有限公司与太原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磁性粉末陶瓷研发基地)。三是强化智力支撑,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在去年为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我局推行“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从东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遴选4名专家教授,作为长治市第二批科技特派员派驻4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四是积极推进技术合同交易,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稳步提高。截至10月底,我县成功吸纳技术的企业有5家,合同成交总金额1400多万元。
7.全力抓好商贸经济运行。一是建成冷链物流总仓。根据《冷链物流防控专班工作方案》,为阻断冷冻冷藏肉品(水产品)带入性新冠病毒传播链条,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风险。我局经多方协调,依托黎城县创富梦种植合作社,在下桂花村建成冷链物流总仓。项目占地2.37亩,冷库总建筑面积484.3平方米,总容积1210.75立方米,总仓设1个冷冻室,4个冷藏室,于6月7日正常运营。二是消费促进成果显著。按照县委、县政府促消费和服务业纾困解难安排部署,组织我县商超百货、家电、成品油、住宿餐饮等行业,开展促消费活动。我县通过中国建设银行“建行生活App”发放210万元县级数字消费券。通过发放数字消费券的方式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三是做好“爱心消费券”发放。 为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特定困难群体的关怀,经县政府同意向困难人群发放“爱心消费券”。累计发放“爱心消费券”3次、共计299.05万元。其中:第一次发放833人,每人1000元;第二次发放825人,每人1500元;第三次发放920人,每人1000元。四是持续做好乡村e镇工作。按照《山西省培育乡村 e 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扎实推进乡村e镇创建申报。黎城县乡村e镇项目于10月份完成招投标,其余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8.全面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任务。一是调整《黎城县国企国资改革和党的建设工作领导组》,调整出台《黎城县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17项工作基本完成,剩余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出台《黎城县县级事业单位办企业脱钩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我县21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办企业脱钩改革全面完成。三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属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职责要求,全面加强县属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四是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我县涉及“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企业3个,7个家属区,共358户,供水、供电、供暖、物业维修改造和审计工作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后续资料上报审核。五是“僵尸企业”处置工作有序推进。我县列为“僵尸企业”企业共5家,已按照市委国企国资改革和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明确“僵尸企业”处置有关事项的通知》完成处置。
9.持续深化入企服务助企纾困。一是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印发《黎城县支持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奖励暂行规定》,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全覆盖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开展入企服务,保障企业平稳发展。印制发放《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宣讲手册》、《长治市惠企便企政策清单》,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处级干部包联制,并深入企业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共为规上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26个,协调2863车次运输车辆通行,办理通行证700多个。同时为太行钢铁和工业园区单独设立疫情防控保通保畅检查停车场2个,为企业物流运输畅通提供有力保障。为重点企业发放防护服、面屏、鞋套、手套各500套、消毒酒精100瓶、84消毒液100瓶、洗手液200瓶、医疗垃圾袋1000个、N95口罩1000个,并组织企业定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10、党的建设方面。一是不折不扣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按照县委部署持续深入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全面、准确、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开展集中学习24次,引导全体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遵循“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2022年局党支部发展预备党员1名,发展积极分子2名,为党组织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二是积极开展清廉机关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建设清廉黎城”要求,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厚植清廉文化,全力推进“六型机关”建设。
三、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谋划储备的广度、深度不够。
二是招商引资的力度不够。
三是创新项目建设的思路不新、办法不多。
四、2023年工作计划
工作思路: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具体措施:一是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在工业产业转型、服务业提质增效、高质量转型发展方面做足文章,持续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常态化精准调度,深入挖潜增效,及时查漏补缺,有效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达到市平均水平。
二是增强三产拉动作用。重点抓好服务业调度工作,强化部门协调,细化责任分工,加强对服务业企业项目点对点跟踪服务;全力抓好入库入统,加大服务业企业培育力度,激发企业达限升规、申报入库的积极性,推动优质企业能入尽入、应入尽入。
三是在项目谋划上持续发力。初步谋划2023年新上项目125个,总投资335.95亿,年度计划63亿元。
四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深入研究国家产业和投资政策,围绕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机遇期,重点就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等方面,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各类专项资金、债券资金支持。其中专项债提前批入省项目库10个,总投资11.13亿元,拟争取专项债5.79亿元;上报中央资金项目8个,总投资9.05亿元,拟争取中央资金1.2亿元。
五是继续抓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做好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加大红黑名单信息共享,落实信用联合奖惩。
六是进一步抓好粮食安全,协调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工作。
七是继续加强价格监测,提高价格动态分析预警能力;密切关注涉及民生的重点商品价格动态,做好价格补贴等各项工作。
2022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