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计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53553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4-12-26
发文机关黎城县应急管理局 主题词
标题黎城应急管理局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主题分类安全生产监管 发布日期2024-12-26

黎城应急管理局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不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截至11月份,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和自然灾害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亮点工作

        1、一是精准指导服务。聘请长治中信安评相关专家对全县重点企业实施执法检查和帮扶式体检精查。截至目前,共组织专家189人次,对86家企业实施帮扶检查指导154次,解决各类隐患和问题1033条,下达各类执法文书154份。立案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案件9起,行政处罚336.2629万元,上报典型案例4个。二是精准培训取证。结合“听民意、办实事”行动,坚持开门搞整治,上门搞服务,本着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聘请太原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省安全与应急管理专家刘赫男等相关专家团队,在太行钢铁有限公司就地开设煤气工操作专题培训班,共培训全县12家企业、54名煤气工,其中47名经考核合格顺利取证。三是精准对接争先进位。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坚持日报告、周汇总、月通报,目标化、清单化管理,积极推动各部门承担的任务落地见效。同时,与市安委办精准对接,信息沟通,根据市安委办通报,截止11月份我县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排位处于全市上游。尤其是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上报较多,而且能够按期动态清零。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压实安全责任。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定了县委常委和县政府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2024年度任务清单,明确了县级领导安全工作抓什么、怎么抓。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12次,办理实事和解决难题10件。县政府连续17年以1号文件部署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政府党组会、政府常务会逢会必议安全,坚持每季召开一次安委会扩大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专题通报安全生产情况,研判安全形势,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二是扣紧部门责任根据新兴行业的突起,及时明确了氢能产业、醇基液体燃料、浮桥吊桥类设施项目、非A级旅游景区、医养结合机构等新兴行业的行业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对2023年新增的1782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全部明确了属地管理、行业主管、专业监管部门。三是落实包保责任23名县处级领导带头点对点包联26家重点企业,常态化实地检查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领导在春节、清明、五一、汛期及森林防火期等重要节点和重点时段先后42次深入基层一线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县政府6名包保领导分别包联10家矿山企业,截至11月共调研指导矿山安全工作25次,发现解决问题42条。

        2、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并落实“1234371”工作机制。督促各相关成员单位依法编制安全生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对照清单坚持半年对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对巡查考核发现的问题,实行镇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负责人“双交办、双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通过约谈提醒等措施,推动责任落实、任务落地,截至目前,共约谈6家生产经营单位、3家安委会成员单位,下发提醒11份。强化季度风险研判。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规律性、客观性,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预见性、前瞻性,根据气候变化和季节性特点,主动超前防控安全生产各类风险隐患,及时对季度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实施隐患高质量整改。紧盯问题隐患高质量整改,全面落实“源头上分析、系统上排查、根本上整改”的理念,实施述情、析因、追责、即改、治源“五步法”,加强隐患高质量整改,全面提升隐患排查整改质效,切实强化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

        3、推动专项行动。一是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发挥综合监管职能,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和薄弱环节,聚焦危化、非煤矿山、冶金工贸、“三合一”等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燃气安全、自建房安全、企业作业施工、教育培训机构等领域,相继在重点时段部署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高处作业“百日攻坚”、“小化工”专项整治、冬季敲门等7项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引深打“三非”、反“三违”活动,常态化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行动。二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并分解2024年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清单,明确具体措施和时限要求,坚持日报告、周汇总、月通报,实行目标清单化、任务责任化,纵深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到实处。严格对照标准自查。重点围绕非煤矿山、消防、建设施工、道路交通、危化品、文化旅游、特种设备等12个重点行业领域,宣贯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账,并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截至11月份,全县各级各相关部门累计检查各类企业1720家,发现一般隐患1771条(已整改1663条,正在整改108条),其中发现重大事故安全隐患38条(已整改37条,正在整改1条)。

        4、深化宣传培训。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持续引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宣贯、安全宣传“五进”、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宣传、“身边隐患随手拍”等系列活动,为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营造浓厚氛围。二是围绕5.12、7.28、10.13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月”主题,开展“安全生产咨询日”系列活动,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00余份、各类宣传品2000余个、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500余人次。三是大力度开展专题培训。结合“听民意、办实事”行动,围绕安全培训不聚集、不精准等突出问题,重点对安全生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有限空间和粉尘涉爆等领域进行了专项培训,先后共举办各类集中培训8次,参加受训人员1500余人次;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督促指导工矿商贸企业开展以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活动,先后共举办培训96次,20293人次。

         5、防范自然灾害。一是着力防范春季森林火灾风险,今年以来,共处置大小火情14起,出动应急救援人员565人次。支援外县火灾扑救5次,出动人员215人次;支援搜救上山采药群众2名,出动人员120人次。二是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针对5、6月份的旱情,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抗旱会商研判,及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优先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先后组织8辆水车累计送水432方,6镇15个村1500余户居民受益。三是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51部,组织开展防汛演练和火灾、地震逃生演练,及时维护补充各类应急物资35万元。今年7月,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为应急救援大队补充应急救援队员和矿山监管专员30名,同时增加财政预算资金,提高一线应急救援队员的待遇,进一步加强了队伍力量,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四是着力提升基层应急能力。12月4日,举办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和地震第一响应人培训班。对各镇分管领导、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学校代表、地震宏观观测员及应急救援队伍等共110余人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和实操培训,提高基层一线人员应对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突能力,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展不平衡。目前12家重点部门中,还有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上报未破零,有的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不了解;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缓慢;二是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短板。基层应急力量、专业人才短缺,应急装备和物资不够完备,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三是专业化精细化治理水平有待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剧本杀、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新行业、新风险不断涌现,安全精细化管理难度较大,还不能适应新业态发展需要。四是自然灾害防治统筹机制缺失。县级防汛、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指挥协调机构全部取消,相关职能划入应急部门,今后在统筹落实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一定难度,会商研判、风险预警、指挥救援、灾害救助等协调议事机制还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