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黎城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日常动态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65720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3-12-26
发文机关黎侯镇人民政府 主题词
标题黎侯镇用“情理法”激活基层治理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3-12-26

黎侯镇用“情理法”激活基层治理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12月22日,张某和李某因大门口铲雪差点动手,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握手言和。这是黎城县黎侯镇用“情理法”调处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黎侯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多方力量,探索调处矛盾纠纷的“情理法”递进工作法,在攻坚化解中树牢“万事有解”思维,以多元化解机制赋能基层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黎侯镇整合乡贤、两代表一委员等5支队伍,充实基层治理队伍,用“微治理”“人情牌”等德治模式,解“事结”,化“心结”。聚力织密“微网实格”,积极发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群众代表积极融入全镇318个微网格,聚焦未诉先办,协调解决各类“线下”诉求,微治理成效显著。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微治理队伍提前入户走访说明情况,虽然出现多起不协调的情况,但未接到一起投诉上访诉求。用活“贤助乡亲”调解机制,聚焦邻里纠纷等问题,通过拉家常、讲政策、谈心疏解等方式,用道德和人情的力量来团结群众、疏通心结,用好家风带动好民风、引领好村风,助力矛盾纠纷化解。

黎侯镇紧紧抓牢党建全面创优这条主线,激发镇村干部、党员、网格员三支队伍的政治引领力,以“万事有解”思维破题解题,穷尽方法、穷尽耐心解决问题,取得“事心双解、内心满意”的效果。全面推行“2小时见面”矛盾化解交流机制,真正让群众在快速高效的“民呼我应”中感受到被重视、有地位。常态化落实镇领导班子接访、村干部坐班制度,建立问题台账,分包到人、一包到底,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诉求。组织三支队伍进村入户开展群众遍访行动,全面摸排不稳定因素,及时跟进化解矛盾纠纷,努力争取不满意的“极少数”,用心用情化解不满意的“重点户”,时刻理顺反映问题的“动态户”,通过一件件具体纠纷的化解,一点一滴积累提升群众满意度。

黎侯镇坚持把“遇事找法”的念头种到农民心里,围绕一般性矛盾纠纷、经济债务、婚姻家庭、信访问题和其他重点群体,面对一些歪曲事实、违反道德的无理诉求,联合司法、派出所、信访办等职能部门,以维护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对复杂疑难的案件,由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会同专职调解员、镇村干部组成的联合调解团,研究调解方案,共谋调解对策,与当事人面对面交流,合力促进案结事了、事了人和。目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60起,化解率达100%。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来,累计调解涉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山林土地、损害赔偿等纠纷200余起,“情理法”融合办理得到了诉求群众高度认可,实现了化解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百姓身边,替群众解难。黎侯镇将“万事有解”思维拓展为一种工作方法,延伸成一种工作作风,上升成决心信心,“情理法”融合互促,全心全意为民排忧解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