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62937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3-12-10 |
发文机关:东阳关镇人民政府 | 主题词: |
标题:东阳关镇:党员带头闯市场,群众增收有盼头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3-12-10 |
临近12月的东阳关镇,山里已经光秃秃了,可是有一种树,上面结满了小小的黑色果实,老百姓叫它“软枣”,又称野柿子。“软枣”虽然也叫枣,但其实不属于我们通常认识的枣类,而是属于柿树科、柿属,主要分为有核和无核两种。别小看这“软枣”,吃起来甜蜜蜜、装起来沉甸甸、老百姓挣得乐呵呵。
早上刚蒙蒙亮,狄子峪村党支部书记李亚明已经开始赶着毛驴,拉的一家子,带着竹竿、箩筐上山采收软枣了。村民张大妈说:软枣行情好,我们有干劲。忙乎一天,晚上回来把软枣的“盖儿”摘了,晒干之后,没有涩味儿更加好吃了,张大妈说起软枣赞不绝口。
软枣性温味甘,有补肾与养胃的功效,并可延缓衰老、增强机体活力、美容养颜。曾经不起眼的太行山软枣,如今成了老区农民的“致富枣”。
漫山遍野软枣树,迎来大丰收。正在地里的王大爷望着满满一箩筐的软枣,夫妻二人眼中泛着愉悦的泪光,原本作为村里低保户、脱贫户的他们,在县、镇、村三级干部的帮助下,加入村中合作社,重拾生活信心,收入有了很大的起色,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王大爷说:干部们经常到我家,问我有啥需要的,这不么,村支书看我们年纪大,帮着我们打软枣,还帮着拉下山。
丰收之后,销路是关键。狄子峪村支部书记李亚明介绍说:2023年年底这一个多月以来,狄子峪村共卖出去接近三万多斤软枣,我们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进行销售,村民安心打软枣,绝对放心销路。支书笑的合不拢嘴:我们村里有个很出名的“网红”,人称“李家二姑娘”,她开通抖音账号,好多“网友”在线预订,她收购村民的软枣,再进行加工包装,销售往全国各地。
村民张大爷说:“我家今年目前卖了700多斤软枣,一个月还能再挣2000多元。我们的软枣不错,销量很好。”11月30日这天,软枣的收购价格已经达到一斤4元。村民们忙着加紧采收供货,最多一天可以打100斤。东阳关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说:镇里积极联系各地大客户到村进行软枣收购,主要以邻省的涉县为主,保障村民销路,大家伙干得热火朝天。以狄子峪村为中心,辐射到周边东庄、西庄、岭西等村,带动村民增收。
软枣虽小,好评不少。上海定居的王大哥在线上评价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东阳关人,这小小的软枣已经不仅仅是小野果那么简单。小时候没有东西吃,我们和父母去山上摘软枣吃,它承载了一代人的乡愁,吃起来是“家乡”的味道,既解我们乡愁,也帮助村民增收。还有人评论说:快递的软枣包装精美,干净卫生,吃起来甜甜糯糯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狄子峪村山深路远,虽然交通不利,但人们依然在东阳关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靠着这里的生态环境谋求着发展与出路。东阳关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扬四敢精神,依托实际调研,借力乡村e镇建设,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层层把关,结合狄子峪村狄族古文化,以“旅游+产业”串起消费新场景,为乡村振兴注入勃勃生机。